《我媽媽》這本書和2000年出版的《我爸爸》是安東尼·布朗給爸爸和媽媽的獻禮。這本書里的媽媽和以往布朗書里的媽媽形象很不一樣,她不像《動物園》里的媽媽默不作聲。不像《朱家故事》里的媽媽愁容滿面……而是體形富態、充滿愛心、笑口常開!段覌寢尅泛汀段野职帧纷珜懳淖值氖址ǚ浅O嗨,兩本書都是借著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繪心目中無所不能的爸爸和媽媽。布朗同樣運用對比的句子,形容媽媽的各個方面,比如,說媽媽的歌場像天使,吼叫起來又像獅子;或者說媽媽像貓咪一樣柔軟,又像犀牛一樣強硬。此外,他也使用比喻手法,說媽媽美麗得像蝴蝶,柔軟得像沙發……
圖畫里的媽媽造型與《我爸爸》相仿,都是身著睡袍、腳登拖鞋,不過媽媽的睡袍像是一座花園,拖鞋則是粉紅色的,這種家居式的打扮,極具親切感。相對于象征爸爸的太陽圖案,用來象征媽媽的是紅色的愛心,愛心和花朵一再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每個畫面中。就像布朗其他作品一樣,這本書的趣味主要由圖畫傳達,因為他一向喜歡運用圖畫表達文字未竟之處,或是借著圖畫把文字作了扭曲、延伸,產生幽默效果。例如,文字說媽媽是偉大的畫家,圖畫中的媽媽卻不畫畫,而是搽口紅,只是在還沒有涂上口紅之前,嘴巴居然是空白的,就像畫家還沒在畫布上下筆一樣;蛘,文字說媽媽是神奇的園藝家,圖畫中媽媽的手指成了綠的,因為“綠手指”代表不論種什么都可以種活的人,而媽媽的綠手指竟然讓睡袍上的花也早了出來,背后的花盆里也長出了不可思議的東西。還有,文字說媽媽可以成為電影明星,畫面中就出現了大家熟悉的瑪麗蓮·夢露,這些都是有趣的聯想。
安東尼·布朗用彩色鉛筆為媒材來畫這本書,彩色鉛筆的筆觸溫柔,層層上色后,可以堆棧出繽紛的色彩效果。除了彩色鉛筆外,布朗還使用了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兩種媒體,用來增添形體的明暗變化的邊框的鮮艷色澤。有些邊框經過設計,和框內的圖畫連成一體,例如,畫瑪麗蓮·夢露的畫面就配上一個像電影底片的邊框;還有,天使搭配了古典的邊框,獅子的邊框則充滿原始力量。
每一個孩子心中的媽媽都是最好的。我媽媽是一個棒極了的廚師;她是一個偉大的化妝師;她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她還是一個奇異的園藝師,可以讓任何植物生長;她是一個仙女,在我沮喪的時候她總是有辦法讓我開心起來;她的歌可以唱得像天使一樣好;她吼起來像一頭獅子;我的媽媽像蝴蝶一樣漂亮,又舒適的像一個扶手沙發……她常常逗我大笑。我愛我媽媽,而且你知道嗎,媽媽也愛我,而且會永遠愛我。
講述母子親情的書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媽媽》這樣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于母親的熱愛和崇拜。
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有力地陳列了母親的日常辛勞,用最有力而新穎的方式,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教育。
繼《我爸爸》出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后,作者應讀者要求又推出了《我媽媽》,
這本書是可以說是作者對所有母親的獻禮。
圖畫里的媽媽造型與《我爸爸》相仿,都是身著睡袍、腳登拖鞋,不過媽媽的睡袍像是一座花園,拖鞋則是粉紅色的,這種家居式的打扮,極具親切感。相對于象征爸爸的太陽圖案,用來象征媽媽的是紅色的愛心,愛心和花朵一再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每個畫面中。就像布朗其他作品一樣,這本書的趣味主要由圖畫傳達,因為他一向喜歡運用圖畫表達文字未竟之處,或是借著圖畫把文字作了扭曲、延伸,產生幽默效果。例如,文字說媽媽是偉大的畫家,圖畫中的媽媽卻不畫畫,而是搽口紅,只是在還沒有涂上口紅之前,嘴巴居然是空白的,就像畫家還沒在畫布上下筆一樣;蛘,文字說媽媽是神奇的園藝家,圖畫中媽媽的手指成了綠的,因為“綠手指”代表不論種什么都可以種活的人,而媽媽的綠手指竟然讓睡袍上的花也早了出來,背后的花盆里也長出了不可思議的東西。還有,文字說媽媽可以成為電影明星,畫面中就出現了大家熟悉的瑪麗蓮·夢露,這些都是有趣的聯想。
安東尼·布朗用彩色鉛筆為媒材來畫這本書,彩色鉛筆的筆觸溫柔,層層上色后,可以堆棧出繽紛的色彩效果。除了彩色鉛筆外,布朗還使用了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兩種媒體,用來增添形體的明暗變化的邊框的鮮艷色澤。有些邊框經過設計,和框內的圖畫連成一體,例如,畫瑪麗蓮·夢露的畫面就配上一個像電影底片的邊框;還有,天使搭配了古典的邊框,獅子的邊框則充滿原始力量。
每一個孩子心中的媽媽都是最好的。我媽媽是一個棒極了的廚師;她是一個偉大的化妝師;她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她還是一個奇異的園藝師,可以讓任何植物生長;她是一個仙女,在我沮喪的時候她總是有辦法讓我開心起來;她的歌可以唱得像天使一樣好;她吼起來像一頭獅子;我的媽媽像蝴蝶一樣漂亮,又舒適的像一個扶手沙發……她常常逗我大笑。我愛我媽媽,而且你知道嗎,媽媽也愛我,而且會永遠愛我。
講述母子親情的書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媽媽》這樣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于母親的熱愛和崇拜。
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計的排比句式,有力地陳列了母親的日常辛勞,用最有力而新穎的方式,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教育。
繼《我爸爸》出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后,作者應讀者要求又推出了《我媽媽》,
這本書是可以說是作者對所有母親的獻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