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樣一本圖畫書,它用一種真摯、自然,又不乏優雅和詩意的筆調,表達了人類對于自然、對于樹木的質樸情感和贊美。許多年過去了,當我們今天讀到這本圖畫書時,我們依舊會被它天然的生態意識和動人的生命情懷所深深地打動。
讀《樹真好》,我們會發現,在我們生活和記憶中沉默已久的關于“樹”的情感和體驗,忽然間又被喚醒了。 從生命和生態演化史的角度來看,樹木無疑是比人類更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一種生命樣式。后來,樹就成了這個星球上陪伴人類生活和情感的最天然、最生動、最堅韌、最美麗的生命樣式之一。但是,也許是因為人類生活中樹木的普通和無所不在,許多時候,樹的親切和圍繞反而很容易使我們對它產生一種遲鈍和麻木之感。我們忘記了,對于造物者的賜予,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并且,心懷感恩。

#所獲獎項#
1957年,《樹真好》出版第二年一舉奪得了凱迪克金獎。 《紐約時報》評論說,這是可以促使孩子們意識到日常世界之美的圖書之一。 《出版人周刊》也認為,這本獲得凱迪克獎的圖書,樸素而又優雅地講述了一棵樹所帶給我們的許多快樂。
◆◆◆◆◆ “樹真好。高高的大樹遮住了天空” ▼ “樹長在河邊,樹長在山谷,樹長在高高的山頂上” ▼ “很多很多樹在一起,就叫做大森林。樹讓一切都變得那么好” ▼ “如果你只有一棵樹,那也很好。因為,樹上有好多樹葉。整個夏天,都可以聽到風吹樹葉,沙沙地響”…… ▼ “我們爬到樹上,看各家的院子。我們坐在樹杈上,靜靜地思考。我們還在樹上,嬉笑玩耍,扮演海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