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日本“繪本之父”的松居直先生有一句話在中國父母中廣為流傳:“繪本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是用來感受快樂的!庇腥藦拇髱煹倪@句話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親子閱讀打開方式,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盡情感受閱讀之美,全心享受親子之樂。也有人從這句話中看到了“繪本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既然無用,何必要讀?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在親子閱讀的道路上,我們是否會因為除了快樂別無他求,也將除了快樂別無他獲呢?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今天,我們邀請了資深閱讀推廣人、同時也是老約翰館長、五年級小學生的媽媽“燕舞風斜”,讓她根據自己的體驗和觀察來談一談這個問題。以下是她的分享,老約翰發布時略作修改。

在幼兒園時期,孩子們沒有學習任務,也就不容易發現閱讀與不閱讀之間的差距。當他們步入小學,坐在同一個教室里,學習同樣的教材知識,已經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與沒有任何閱讀基礎的孩子之間,學習能力的差距就會非常明顯。經驗表明,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聽課專注力和理解能力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一個在小學之前已經大量聆聽過繪本故事的孩子,與缺失共讀經歷的孩子相比,擁有更強的專注力,更容易跟上課堂節奏;長期聽故事的經驗,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聽力理解能力,從而使得孩子更容易領會老師的講述,更容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要知道,聽、說、讀、寫,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規律,而只有親子共讀才能夠給孩子提供規律不間斷的聽覺體驗,并且能夠滿足孩子充分探討的需要,由此可見,親子共讀無可替代。

二、識字水平與詞匯量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里,要特別聲明,親子共讀并不以識字為目的,但是孩子會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認識很多字、積累豐富詞匯。值得一提的是,親子共讀過程中詞匯的積累,是在反復討論并充分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不著痕跡吸收進來的,這些詞匯孩子往往掌握的非常牢固,并且能夠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記得兒子很小的時候,和小朋友們一起去天塔游玩,天塔的高度引起孩子們的驚嘆,“真高呀”、“好高啊”、“太高了”,稚嫩的童音此起彼伏,兒子卻指著天塔興奮地喊:“看!高聳入云!”頓時引來周圍家長們關注的目光。其實,凡是堅持親子共讀的家長都會有很多類似的經歷,生活中不常見的書面詞匯已經變成孩子語言的一部分,而這些不僅僅使他比同齡的孩子更富于表達力,更會成為他日后語文學習的基石。

三、想象力和寫作能力不是一個層次
閱讀是資源不斷累積的過程,正所謂厚積薄發。入學前數年來的親子共讀為孩子儲備了豐厚的資源,可供孩子在思考、語言和寫作中自由提取。而一個沒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即使他資質聰穎,也會受制于資源的有限,無法聯想得更廣更遠!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資源匱乏才導致孩子寫作能力低下,請不要等到孩子面對作文頭痛不已的時候,才想起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之所以做這個對比,是因為我們注意到,課外閱讀被廣泛關注的同時,也有很多父母對閱讀不屑一顧,相反的,他們更加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會想法設法提前為孩子借來語文課本,希望通過早一步預習而達到學習成績領先的目的。
每當遇到類似的情況,筆者都會為孩子感到惋惜。薄薄的一本語文書,它承載全班同學整個學期的語文知識學習,但是,即使把它從頭到尾一字不落背下來,孩子真正收獲多少?優異成績如果可以這樣獲得,那老師和同學們豈不是太輕松幸福了。這樣的做法,即使短期內能夠達到目的,從長遠來看,孩子的學習后勁也會明顯不足。
豐富的課外閱讀才是儲備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根本途徑。課本教材是統一的、標準化的,但是它面對的卻是性格、興趣、生活經驗、閱讀基礎各不相同的孩子;基于孩子自主興趣選擇的課外書,為孩子打開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同時也更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探索欲。
如果孩子有規律的閱讀習慣,每周哪怕只讀兩本書,一學期下來也有幾十本的閱讀量。試想一下,整個學期只啃了一本語文書,與另外涉獵過幾十本甚至上百本優秀課外書,哪個更能夠輕松應對課內學習,更容易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尤其在親子閱讀過程中,看似家長被孩子牽引著,又累又煩,實際上因閱讀引發的任何一種討論,有意義的或者大人認為無聊的,那都是課堂學習無法給予孩子的,卻恰好是最適合孩子,最能給孩子帶來滿足感的精神營養。

當然,影響學習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閱讀只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主動閱讀意識的家長,更認可快樂閱讀的理念,他們不抱有功利目的,卻往往收獲頗豐。被動閱讀者,或是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或是被一篇閱讀相關的博文警醒,更容易期待閱讀的“功效”。做為一名閱讀推廣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在這里還要再重復一次:“閱讀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理解:當意識到這方面的差距,再想要追趕,同樣也不會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老約翰說:
孩子閱讀能力的邊界也是他的學習能力能達到的高度的邊界。養成閱讀習慣、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對孩子來說是受益終身的事情,無論對于學齡前兒童還是已經上小學的孩子來說,他們都可以借助繪本來培養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方法、學習表達和寫作技巧。我們也越來越多地看到,很多一線語文教師仍然會選擇經典繪本作為教學資源和課外閱讀的有益補充。新浪微博大V“勛章菊”就是這樣一位將繪本帶入語文課堂實踐并取得不錯效果的老師,學生習作多次在各類雜志發表并在各類比賽中獲獎。她在千聊主講的“會讀才會寫——菊老師的繪本讀寫課”微課也廣受好評,幫助孩子在輕松有趣的繪本閱讀中自然收獲閱讀的樂趣,寫出有趣有料的作文,F在,識別以下二維碼即可進入課程,和菊老師一起,帶孩子收獲會讀又會寫的成就和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