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uestion - 我讀過很多書, 但后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 那閱讀的意義是什么? - Answer -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 我吃過很多食物, 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 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 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是一些如雷貫耳的書名,因為,它脫胎于此。 也好像在進行一場靈魂拷問,它確實是一件值得我們每一個讀繪本的人放下手中正在讀的書、稍微用一點時間來思考的事。 
因為,當我們這樣盤點曾經和孩子一起讀過的繪本時,你會發現,你正在做的這件事情,它很有意義、值得堅持。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時 我們正在創造一段特別的經歷 相信我,你給孩子讀書的樣子,絕對比玩手機時的廢柴形象美上一千倍。 
誰能拒絕孩子這樣“拜托!拜托!拜托!”的請求呢?——天底下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 
只要你真的用心在給孩子講故事,普通話是不是相當標準、講起故事來是不是繪聲繪色、有沒有像戲精上身那樣會演,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最需要的、最能感受到你愛TA的那些瞬間,是你的全身心陪伴,共讀、共玩。 當孩子張著好奇的眼睛,開啟“十萬個為什么”模式時,繪本都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決孩子千奇百怪、腦洞大開的問題。 
大到“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地球是怎么產生的?”“世界的盡頭在哪里”這樣的大問題,小到“西瓜蟲為什么叫西瓜蟲?”“雨后為什么有彩虹?”“媽媽,你為什么喜歡我?”這樣的小問題,都能在繪本中找到答案。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時 我們正在賦予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 著名兒童文學研究者朱自強教授在其《兒童文學概論》一書中指出:“兒童文學的特質之一就是成長性。作為兒童文學的一個重要文類,繪本同樣也要表現幼兒的心智成長,作這樣的成長表現,會給幼兒讀者的心智發展帶來更大的幫助! 
孩子的成長需要繪本的滋養,當我們和孩子一起讀著一本又一本的繪本時,我們正在賦予孩子自我成長的力量。 
閱讀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一個高明的繪本作者,他端給孩子(當然還有大人)的,是他對世間秘密洞察的所有呈現。 但他不是明明白白地端到你面前,他需要你啟動你的想象力、思維力、觀察力和專注力去發現。 只有這樣,你才會發現藏在一本簡單繪本里的所有奇跡。你發現的越多,你讀到的也就越有趣,你的思維能力也會在閱讀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升。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時 我們正與各種各樣有趣的、自由的、高潔的靈魂相遇
網絡時代,我們可能看多了“孩子會長成一個什么樣的人,端看他父親的書架上放著哪幾本書”的雞湯文,你可能也將信將疑。不管你信不信,讀著什么樣的書長大的孩子,長大了確實可能會長成他喜歡的書中的那些人的樣子。 
那么,在故事中與“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我有一個夢想”“假如給我三天陽光”這樣有趣、自由、高潔的靈魂相遇的孩子,也一定會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時 我們正在踏上一場奇幻的藝術之旅 繪本是座美術館,當你翻開書的瞬間,它會帶你身未動、心已遠,足不出戶即可徜徉藝術殿堂。美侖美妙的大師手筆,畫中有話的絕妙構思,每一個點、第一條線、每一個平面,都能讓讀到這本書大小讀者除了眼睛的愉悅、更有心靈的感動和震撼。 所以,怎么可以只讀文字而對繪本中的圖一掃而過呢?藝術之旅,從你遇見的第一本經典繪本時已經開始。

“當我們談論跑步時,其實談論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觀念,它可以讓人更好地應對生活,更好地去思考自己想要、需要和追逐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再來套用一下這段評論村上先生《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么》的話,我想說的是——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時,我們其實在經歷一種健康、有趣、有益的生活,無論現在,還是遠遠近近的未來,都會因此而美麗。 
因為,一本好繪本里,藏著美好人生的全部秘密,你要做的,只是拿起手中的這本書,用你的聲音、你的懷抱,和孩子一起開始這段奇妙之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