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愛孩子愛閱讀交流群: 群號查看  聯系我們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史斯克蘭.吉利蘭(Strickland Gillilan)
    {{ item.title }}
    {{ list.franchisee_title }} - {{ list.title }}
    一起讀繪本  

    繪本精讀:生命的綻放,總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 繪 本 精 讀 」


    8月初,老約翰【遇見大師】欄目全新上線,每個月,我們都會為各位讀者與聽眾,介紹一位繪本大師。

    在這里,我們不止有直播分享,講述各位大師的創作之旅,還會有名家解析,深度解讀他們的經典作品,更會有繪本精讀,一起分享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




    也許會有人不太理解,我們為什么要進行繪本精讀?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很多時候不用家長要求,他們自己本來就很喜歡一遍遍地讀同一本繪本,讀到爸爸媽媽都不想讀了,他還是沉浸在這本書中。

    這種重復閱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孩子自發的精讀行為。他從書中得到了某種快樂、安慰、理解等情緒的時候,就會選擇重復這個過程。

    這種精讀非?少F,他們會從書中發現大人們都沒有看到的東西,也能從其中培養觀察能力和閱讀能力。

    對大人來說,他們或許能夠從故事中讀到孩子們看不到的深刻涵義,但也很容易錯失一些細節——尤其是畫面上的細節,這時候精讀就尤為重要。

    精讀能讓我們發現故事畫面和文字的呼應,作者隱藏在畫面中的深意,以及看似簡單的作品,為什么會受到那么多孩子的喜愛和歡迎等。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以艾瑞·卡爾爺爺的作品為例,來進行下繪本精讀吧!



    “小種子”的成長之路


    《小種子》誕生于艾瑞·卡爾創作的早期,它是一本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的繪本,也是一本充滿了艾瑞·卡爾“拼貼”元素與想法的繪本。

    繪本故事開始于果莢破裂,風將種子吹散在天空之際。在這個迷人的故事里,小種子和其它的種子一起經歷了雨雪風霜、四季變換,經歷了萌芽、生長,終于長成了一朵大大的巨人花,結出了很多很多的種子。

    故事的精彩之處在于,作者用種子的旅行展現了一朵花的生命周期,也畫出了四季的輪回。大大小小種子在旅途中的“夭折”,也讓我們明白:一顆種子要真的發芽生長是如此不容易——溫度、土壤、水分、地點,缺一不可。

    更深一步說,即便做到以上所有,也不可能每顆種子都能順利長大,正如生命中有很多“偶然”,而顯然,幸運并不會降臨在每一顆種子身上。

    當然,這本繪本可讀的點還不止于此,現在就讓我們仔細地來一起讀它:


    繪本的封面上,一朵大大的花占據了大部分空間,橙色和紅色的花瓣、綠色的莖葉,簡單而熱烈的色彩,讓花朵爆發出強烈的生命力。

    這朵花,是“誰”?

    或許是小種子的“媽媽”,正是它的果莢孕育了小種子;或許它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小種子,它長大后就是這樣的富有生命力;或許……

    先別急著下定論,當你翻完這本書的時候,再來看看封面上的這朵花,那時候你的心中就有了答案了。


    翻過一頁,封面上飛舞的色彩點點一下充滿了環襯頁,似乎把讀者裹入了色彩的漩渦之中。這些色彩點是什么?讓我們翻過一頁尋找答案。

    很顯然,它們是風,捎來秋天的訊息,帶著種子們開啟新的旅程。


    故事的開頭唯美帶一點詩意,畫面和文字一起點明了季節:秋天。

    秋天在很多時候代表收獲、成熟,故事中的種子們也在這個時候從果莢中飛出,開啟它們的旅行生涯。選擇秋天而非春天,足以看出艾瑞·卡爾的構思巧妙:他對“生命開始”的時間界定,在于脫離母體、成為種子的那一刻,而不是開始發芽的那一刻。

    畫面中色彩斑斕的秋,是對現實秋天的描畫,也是對小種子們的祝愿,希望每一顆小種子都能夠長成漂亮的花朵。

    顯然,生命并不會如你預期的那般一帆風順。


    烈日、雪山、海洋、沙漠……種子們經過了好多個地方,也有不少種子掉隊。隨著畫面的變化,孩子們的心也會跟著小種子忽上忽下。

    在經過太陽的時候,他們會看小種子是不是也飛得太高了。

    在經過雪山的時候,他們會關心小種子能不能飛的和其它種子一樣快。

    在途經海洋之際,眼見著有一顆種子掉落大海淹死了,他們也會擔心飛得低低的小種子,會不會被波浪卷到海水里。

    快、慢、高、低、上、下……一些孩子總是搞不清楚的空間概念,就這樣潛移默化地被放到了故事里,放進了孩子們的心里。


    以及,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在最開始的時候,畫面上有10顆小種子,隨著故事的發展,每當你看到“有一顆種子……”發生了什么的時候,下一個跨頁上,就會減掉一顆種子。

    直到大風停下來的時候,仔細一數,只剩下了6顆種子——其中一顆還被大鳥吃掉了。

    數的概念,以及10以內數字的變化,也就這樣輕輕松松地從書中進入孩子的腦海中。


    當然,孩子們這時候最關心的是小種子怎么樣了。

    大鳥沒有吃掉小種子,因為它實在太小了。但危險無處不在,冬天來臨后,厚厚的雪覆蓋在小種子上,來自地面的危險暫時消除了,可地底下,饑餓的老鼠卻把其中一顆種子當午餐吃掉了。

    在這里,三層顏色分明,明亮的暖色調鋪在最下面,而藍白相間的顏色在最上面代表著天空和雪花。色彩的對比下,地底顯得越發溫暖,而小種子們就在這溫暖的、充滿營養的土地上,準備著發芽。

    同時,三種顏色還代表了空間的上中下,一目了然。孩子們可以用“雪在土地上”等表達方式,去厘清他們腦中混沌的空間概念。


    直到春回大地,萬物生長,小種子們也逐漸萌芽。但他們面臨的挫折和危險卻沒有因此而減少:長錯了位置,曬不到太陽的植物會死去;哪怕長得好好的,外來的力量也隨時會摧殘他們(被大腳丫踩斷,活不成了);甚至于長勢喜人,都可以成為死亡的原因(被摘下送人)。

    生命的無常與精彩便在于此,沒有什么“你只要……就可以……”的公式,也沒有絕對的某個特質好壞界定,一切都是待定的,可能發生的。

    對大人來說,這樣的事實或許顯得挫敗。對孩子來說,這種來自自然的智慧,能讓他們擁有更廣的視角去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

    終于,夏日來臨,小種子長得越來越大,再也沒有腳能踩斷它,手能折斷它,小種子在草地上昂然挺立,鳥兒、蜜蜂、蝴蝶也被吸引過來。


    看畫面中的小種子,它現在以及是一朵大大的花朵了,與它在同一個頁面的,是金黃的太陽,與紅色的花朵交相輝映,他們的顏色同樣的濃烈鮮活、引人注目。

    這時候的小種子,就像地上的小太陽。


    至此,生命歷經了一個輪回,季節也又回到了秋天?梢韵胍,更多的小種子在出發往遠方的路上,也會遇見那些艱難險阻。


    毛毛蟲的蛻變之旅


    《好餓的毛毛蟲》是艾瑞·卡爾的第三本圖畫書,也是最負盛名的一本圖畫書。雖然故事內容很簡單,但艾瑞·卡爾的圖畫和創意讓它變成了經典。

    一只剛出生的小毛毛蟲,拖著餓扁的肚皮,一步一步往前爬,鍥而不舍地找東西吃。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毛毛蟲愈變愈大,然后它躲進繭里,猜猜看,它會變成什么?

    這本經典的洞洞書,呈現了毛毛蟲蛻變為蝴蝶的過程。


    繪本的閱讀是從封面開始的,從封面上,可以讀到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一只毛毛蟲,紅腦殼,綠身子,高高地弓起來走著路,兩只觸角也警惕地豎著,就連身上毛茸茸的小刺都根根分明,還有它抬起來的小爪子,無一不彰顯了活力滿滿的樣子。

    看到這里,相信就算不認識字的小朋友,也會對故事的主角一下了然于心吧。

    接下來,就是整本圖畫書里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頁了——環襯頁。

    曾經有人統計過,80%的媽媽陪孩子讀繪本時,會把環襯頁遺漏掉。而事實上,環襯往往起著突出故事主題的重要作用,只要被看到,就會發現藏在里面的小驚喜。


    這本書的環襯是滿滿的、形狀各異的、色彩艷麗的大色塊,有些還交錯層疊在一起,似乎要把整個畫面撐破。而更為顯眼的,是一個又一個、多到數不清的洞洞。

    這暗示了什么呢?再結合封面想想看,難道是……?讀到這里,已經極大地激起了小朋友的興趣,到底是什么呢?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繼續往后翻吧。讀完整本書你會發現,這些洞洞正是被毛毛蟲啃穿的,而這些色塊其實就是書中各種食物的顏色!作者留在繪本里的玄機就解開啦。

    接下來就進入內頁,正式跟繪本主角相遇了。


    故事的開篇很夢幻,韻味十足。

    晚上,柔和的月光透過濃郁的樹蔭灑下來,一粒橢圓形的卵靜靜地躺在樹葉上。等等,為什么晚上還能清晰地看到這么小的卵呢?看看那輪滿月吧,告訴孩子,農歷十五的晚上,月亮才特別地圓,特別地亮哦,才能連小小的蛋都清晰可見。

    同時,小小的蛋和大大的月亮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那顆蛋看起來是那么小。

    好繪本就是這樣,每幅圖畫中都有一些很有趣很重要的細節,這些細節之間前后呼應、環環相扣,共同構成深厚的外延。

    接著往下看,大大的太陽似乎賦予毛毛蟲破殼的力量,隨著“!钡穆曇,毛毛蟲鉆了出來。在連綿的大地及光芒四射的太陽的襯托下,剛出生的毛毛蟲顯得又瘦又小。


    看到毛毛蟲這個樣子,我們禁不住猜測,它在殼里沒吃東西,肯定餓慘了!那要趕緊去找吃的吧!

    它能找到嗎?

    再一起看看大大的太陽吧,它有一張可愛的人臉,眼睛、眉毛、嘴巴俱全。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毛毛蟲,似乎也暗示了毛毛蟲接下來的運氣不錯哦!

    有趣的故事和游戲在這時開始了。



    從周一到周五,共5個頁面,繪本將前4頁分別裁成五分之一長、五分之二長、五分之三長及五分之四長,以梯次編隊。周一,是五分之一長那一頁,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接下來是兩個梨子、三個李子、四個草莓,然后是一整頁五個橘子!


    最叫人拍案叫絕的,是每一個水果上都挖了一個小圓洞,從正面看還沒什么,可翻過來一看,哈,一只不停叫餓的毛毛蟲正在從小圓洞里爬出來!

    很多孩子翻到這里時會開懷大笑,也肯定會把小手指伸進洞洞里,假裝毛毛蟲從水果里面爬過去!這種有點出人意料的設計非常有趣。

    為什么要如此設計呢?因為它蘊含著兒童共性特征的東西,符合兒童心理學特征。

    4個月~3歲的小孩,都會經歷一個“摳洞洞敏感期”。處于這個階段的小孩,會特別喜歡摳洞洞,并且到處去摳洞洞,插座、肚臍眼、塑料瓶口……到處摳摳摳。

    從心理學上來講,孩子摳洞洞是有好處的,他通過小手在洞洞里穿梭玩耍,滿足對世界的探索好奇、幫助發展精細小動作、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我們如果再細心些,或者多讀幾遍,就會發現,書中始終貫穿著“可是肚子還是好餓”這樣簡單重復的話語。

    對嬰幼兒來說,一遍遍的重復,就是一遍遍的興奮。因為“復雜”對小小孩來說難以理解和記憶!爸貜汀笔亲钪苯拥拇竽X強刺激。第一遍,對他來說是新奇,第二遍,對他來說是重復,從第三遍開始,他就會產生心理期待,每一遍的重復,都是對他這種心理期待的驗證和滿足。

    過了星期五仍然好餓的毛毛蟲,在星期六大爆發,吃了好多好多東西,然后肚子痛了,這里有個好玩的細節,本來毛毛蟲的臉是紅色的,可是肚子疼的時候,是很病痛的土粉色,可憐兮兮的。然后第二天它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后覺得舒服多了,臉色又變回紅的了。


    這時候的毛毛蟲,是不是很像一個貪吃的孩子呢?

    再看下這部分的內容描寫,從星期一到星期天,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有著嚴格的順序和內部的關聯,可以看到關于“星期”和“數字”的認知,還尊重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幫助孩子構建最初的邏輯思維方式。

    繼續跟著故事走吧。連續吃了7天的小小的毛毛蟲長大了、變肥了,它在一個叫做“繭”的小房子里住了兩個多星期,然后咬破一個洞,鉆了出來……


    毛毛蟲不見了,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只蝴蝶!生命在此刻燦爛綻放!

    作者如同一個激情洋溢的詩人,用奔放不羈而又濃烈絢麗的顏色,為孩子們唱出了一首生命的禮贊。還有什么能比得上毛毛蟲蛻變成一只蝴蝶更讓人感覺生命的美麗、生命的不可思議呢?

    好的繪本就是這樣,明明一模一樣的內容,我們多讀幾遍,層層深挖,層層遞進,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認知和發現。

    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好繪本,就好像冰山,看不見的大部分是隱藏在水面以下的,看不見的地方才是它真正有分量的地方。

     
    新上架繪本 更多
    小蝌蚪找媽媽 (連環畫出版社)
    三借芭蕉扇 (新蕾出版社)
    小喜鵲和巖石山 (河北教育出版
    弟弟的世界 (河北教育出版社)
    薩拉就要這樣穿 (北京聯合出版
    一只夜行貓 (貴州人民出版社)
    洞洞的故事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
    借閱排行榜 五星好書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爺爺一定有辦法
    媽媽的紅沙發
    三個強盜
    遲到大王
    我媽媽
    猜猜我有多愛你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大衛惹麻煩
    我是霸王龍
    小老鼠和大鯨魚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小貓咪追月亮
    十二生肖的故事
    蒂科與金翅膀
    黎明開始的地方
    大腳丫學芭蕾
    小熊可可
    鹿啊,你是我兄弟
    山居鳥日記
    今晚新澳门开码开什么,新澳门开奖结果+开奖记录表2022最新今晚,8769新澳门天彩49图库,新澳门三肖三码期期精准资,123696新澳门全国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