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全民閱讀的時代,大到國家小到家庭,所有與閱讀相關的事情都備受關注。 從實用角度來講,閱讀是最快的吸取信息的方式,閱讀力=學習力,你讀過的書、寫過的字,都會逐漸積累在你的腦海里,變成你的財富。 
回歸到人的本質,讀書,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是為了讓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讓你在未來,能獨自度過那些漫長幽暗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書對我們如此重要,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把世界放在書架上,是每一個愛書人的夢想。 那么書從哪里來,借書,還是買書?其實兩種方法各有利弊,本應互為補充,因為無論何種方式,我們想要的都是將書真正讀下去,畢竟,認真看過的書才是自己的。 
但是也經常有很多人對這兩種方式產生困擾,似乎多了一個途徑,反而導致了選擇恐懼癥。細說起來,“借”和“買”之間,無非是下面幾個方面的不同。 今天,就讓我們圍繞借書和買書,來聊聊閱讀這些事吧。 紙質書的價格日漸上漲是大家都能明顯感受到的,據《京開研究院圖書市場年度報告》報道:2018年新出版的圖書平均定價已漲到68.5元。當然,漲價的不只是紙質書,家門口大爺的茶葉蛋都要兩塊錢一個了。各種人力成本、印刷成本的上漲,書價肯定也要漲。 
拿繪本來說,一本精裝繪本的折后價動輒三四十元,平裝本也在20元左右,許多特殊工藝的書會更加貴,比如立體書、玩具書、異形書、有聲書等等(這些書做工復雜、設計繁雜,需要大量的人工及手工操作才能完成),100元左右一本的繪本隨處可見。 以折扣價購買,按平均一本25元算,讀200本書就是5000,而事實上,要想孩子接觸一些高級的繪本,平均25一本是不夠的,這時借書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如果你身邊有資源豐富的圖書館,給孩子辦一張讀者證,這個是最簡單最節省的借閱方式,在那里也會讓孩子看到更多的書。不過,圖書館在新書上架和書籍更迭上會比較滯后一些。 如果你想給孩子提供更多閱讀資源,又不想花費太多,這時候,你可以考慮身邊的一些閱讀機構。以常見的繪本館為例,辦理一張借閱年卡,價格在1000元左右,按一次借8本,一周借1次的頻率算,一個月讀32本,一年可以讀384本書。 如此,一年一萬元左右的買書費用就變成了千元以內,大大縮減了買書成本,還滿足了孩子的閱讀需求。 這其中會有一部分書是孩子特別喜歡,會反復看的,你也可以選擇給孩子買下來。 
當然,買書的滿足感無需多言,捧在手中的書是完全屬于你的,可以放心地在上面用筆涂畫、做記號,讓它充滿你的氣息。也可以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不受借書的各種時間限制。尤其是當你或孩子突然想看某本書的時候,可以一起在書架上把它找出來,乘興一起閱讀,多么美好!更可以愛用什么姿勢看就用什么姿勢看,不用擔心不小心弄壞、弄臟了書——這種閱讀時的隨意和舒適,借來的書很難給予。甚至于,有時候書籍的某些“損壞”,也會變成你和孩子閱讀時珍貴的回憶。對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孩子的出生本就已經非常挑戰家庭的收納空間了。再加上年復一年買的書,堆放起來簡直“擠占生存空間”!更讓人為難的是,相比于大人的書籍,繪本的年齡針對性更強,也更容易出現,3歲時孩子超喜歡的書,等他5歲的時候,就再也不會翻看了。這時候,如何處置這些書成為了每個家庭的大難題,如果碰上一個不讓你“處理掉”任何一本書的孩子……這時候,如果是借書,一切都會輕松很多:看完就還書,不占空間,完全不用考慮書籍的收納問題。 說到時間成本,不得不說去圖書館借書一直都是一項“大工程”。 從整理上次借的書、出門、花費一段時間在路上、到圖書館、找書、借書,一整套流程下來,或許一個下午就過去了。 如果是借繪本,以孩子一周可以讀十本左右繪本的速度而言,每周都花一個下午跑一次圖書館,光是想想,就感到絕望!!!當你有明確的目標之際,你只需要動動手指,打開手機上某款購物app,把想買的書加入購物車下單,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鐘,接下來你就可以安靜地等待快遞員把書送上門啦!這時候,或許買書和借書都不太適合你,你最應該做的是去圖書館、書店或閱讀機構轉一轉,隨手翻翻看看,發現自己或孩子的興趣點所在,之后再考慮借書還是買書吧~畢竟,和“用什么方式讀”相比,確定“想要讀什么”更重要。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想要讀什么/孩子喜歡讀什么,又覺得一定要(給孩子)讀點什么……約翰君還是推薦你去借書,畢竟我們聽過太多“興沖沖地買了很多得了大家交口稱贊的繪本后,悲傷地發現自家娃完全不買賬”的故事。這一來一回,折騰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借書的選擇余地相比就大一些,畢竟給了我們低成本試錯的機會——萬一借到不合適的,還掉再借就是了,如遇到孩子特別喜歡的,再買一本作為收藏,就不會顯得浪費。 不得不說,當前童書類目及版本繁多,很多家長不確定怎樣幫孩子選書才算科學合理,買起書來是比較盲目的;書店也更像一個大賣場,各類書籍分門別類擺好,至于買什么,全靠家長的經驗判斷。 而在專業的主題圖書館,因為專注于做借閱,所以專業性的閱讀指導做得很好。這也是有許多家庭明明有金錢、空間和時間等條件,依舊還是會在購買之余,也選擇借閱的原因。專業的閱讀機構和閱讀指導,不僅有助于家長對書籍的選擇,也能有效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更能夠聚集起一群喜歡閱讀的家庭,讓閱讀不再孤單。 另外,繪本館的閱讀計劃也可以有效促成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提供的親子共讀活動與學習項目,也會讓越來越多的家庭從“孩子成長型”向“家庭成長型”進步。 可以這么說,在購買之余,也將借閱作為一種獲得書籍的方式,能夠讓你的收獲遠不止于這本書,而這也是一種機會成本。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無論是“借書”還是“買書”,我們的落腳點都是在“獲取知識”上,這兩者是互補而非對立的。藏書百萬的家庭,同樣會借閱。而習慣借閱的家庭,家中一定也會珍藏著自己喜歡的書籍。無論你選擇的是哪種方式,我們要做的,都是為孩子選擇優質的讀本,讓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