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懿:“極地特快”會帶我去哪里呢?——《極地特快》
|
|
彭懿:兒童文學研究者,作家,昆蟲標本畫家。翻譯過諸多繪本作品,著有《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圖畫書應該這樣讀》等圖畫書研究專著。另有《彭懿夢幻西行記》等作品出品。

這是一段激動人心的奇幻旅程! 一個漫天飄雪的圣誕前夜,奇跡終于降臨在堅信世間有圣誕老人存在的少年面前,一列開往北極的蒸氣火車停在了他家的門口……于是,在這個奇異的雪夜里,少年被魔法火車帶到了圣誕老人的神秘世界。許多年過去了,直到他成為了一個大人,這個童年的奇跡也沒有褪去它的顏色,他還聽得見那美妙的銀鈴聲。 我喜歡最后那一句意味雋永的話:“過去,我的小伙伴們大都能聽到銀鈴聲,倡隨著歲月的流逝,這鈴聲漸漸沉寂。某一年的圣誕節,就連薩拉也發現,她再也聽不到這甜美的銀鈴聲了。而我,雖然已經長大了,但銀鈴依舊會在我的耳邊響起,它會為所有真正相信它的人而響! 知道那個銀鈴象征什么,但誰不想永遠擁有那樣一個銀鈴呢? 這又是一個現實與超現實交錯的故事。 這是艾爾斯伯格的拿手好戲,他最擅長寫這類亦真亦幻的題材了。在《阿卜杜勒・蓋薩茲的花園》里,他讓一個少年和狗大白天走進了魔術師的花園禁地,狗變成鴨子飛走了……在《勇敢者的游戲》里,他讓兩個孩子在樹下撿到一盤棋,下出來一群猛獸……而這一回在《極地特快》里,他居然讓一列幻想的列車停在了睡夢中的小鎮上!他還總是喜歡在結尾留給讀者一個疑問:這一切真地發生過嗎?這似乎已經成了艾爾斯伯格的一個固定的套路了。就說這本吧,你可以說它是少年的一個夢,可又如何解釋那個銀鈴呢? 艾爾斯伯格的每一本圖畫書,文字都很多。他與其他那些自寫自畫的人的作品不同,你可以把他的那些文字單獨當成一篇小說來讀。 他還說他創作圖畫書,是先有圖像在心里,然后再圍繞著它去構思故事,通常構思一個故事,大概會花上七個月的時間。比如這本,他就在不斷地提出一個假設:如果有一個小男孩,搭上列車會怎樣?他要去哪里? 在日本,最癡迷艾爾斯伯格的要算是《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村上春樹了。艾爾斯伯格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村上春樹譯成日文的。他說艾爾斯伯格是光的魔術師,艾爾斯伯格的畫里總是隱藏著一種什么東西,比如說光。那光不是現實的光,可要說那光屬于我們記憶中的哪一個方面,卻又說不清楚。從某種意思上來說,是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村上春樹這話說的多少有點玄,不過,艾爾斯伯格確實是一位光影的魔法師,我們后面要說到的《巫婆的掃把》就是一個好例。 對于這本《極地特快》,美國的書評界照例也是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大師級的粉彩杰作!耀眼、散發光芒的筆觸,傳達了前所未有的奇幻意境”、“這可能是他最好的作品了,在這些畫面中沒有什么故作可愛的感覺,相反倒是存在著一些我要稱之為‘莊嚴’的東西”、“整幅的畫面充滿戲劇化的亮點,艾爾斯伯格的特快列車是許多我們愿意去相信的神奇事物之一”…… 與以往黑白畫面的《阿卜杜勒・蓋薩茲的花園》《勇敢者的游戲》以及《巫婆的掃把》不同,艾爾斯伯格這次把這個輝煌的故事畫成了一種動人心魄的彩色,他說他使用了一種他喚作“凱蘭德艾克”(Carand Ache)的油性粉筆,它的柔軟和滑膩使得上色就像是抹唇膏一樣!皠P蘭德艾克”確實營造出了一種非凡的效果――它讓窗外那飄著雪花的冬夜、包裹在蒸氣中的長長的列車、野狼出沒的森林、月光下的群山、北極的點點燈火……都籠罩在了冬夜那猶如傳說一般迷離、神秘的氛圍之中。艾爾斯伯格正是用這支美麗得讓人窒息的粉彩之筆,把我們帶入了一次幻想之旅。而這次幻想之旅,在尾聲的那幅俯瞰的畫面――圣誕老人駛著馴鹿拉的雪橇騰空而起的畫面,達到了讓人心潮澎湃的高潮! 所以才會有人說,艾爾斯伯格是自《野獸出沒的地方》的作者莫里斯・桑達克以來,美國最才華橫溢的圖畫書大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