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疫情,很多小朋友在家呆久了,一定很想出去玩吧!剛好夏天即將來臨,那么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有關于游河的繪本,讓大家跟著甘伯伯和各種小動物一起快樂地在河上玩耍吧!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繪本大師約翰·伯寧罕榮獲1970年格林納威大獎的經典之作。故事很簡單:甘伯伯帶著兩各個小孩和一群動物去游河,并且在他們上船之前提了各種規則,起初情形還好,后來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結果,船翻了……但就在個簡單的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繪本的深厚意義。 
一、獨特的畫風:印象主義繪畫風格
繪本畫面少有鮮明的輪廓線,精細的褐色線條所勾畫的形象與明亮水彩色塊相結合,能從中看出印象主義風格的痕跡。這也是伯寧罕大膽而多變的繪畫風格,對于兒童繪畫有很好的示范作用,那就是不拘泥于常規模式,靈活多變,富有想象力。 
并且在這部作品中,單色素描勾勒出甘伯伯劃船經過的地點和景致,彩色單頁又如同裝飾畫一般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一明一暗,不僅讓視覺效果更有變化,其實也暗含了故事的節奏。 
二、有趣的語言:一問一答的二拍子節奏 故事前半部分人物對話一問一答,典型的二拍子敘述結構,非常簡潔、明快,對話重復但又富有變化。請求上船者說出愿望請求,甘伯伯同意認可,且根據不同人物的特點,提出針對性的要求;且同樣是請求上船,但是每個人的語言都不同,這足以讓兒童感受到語言的豐富多變。 
船上鬧翻天的場景采用最簡潔的“誰干什么”的句式來表示,節奏緊湊,富有情趣,讓孩子感受到每一個動物和人物的特點。 
三、豐富的意義:在愛與寬容中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在繪本中,孩子和動物們因違背了甘伯伯的規則而導致翻船的后果。這樣的后果并非人為強加的,促使孩子在接受自然懲罰中,通過自省,感知規則的重要性。 
面對翻船事件,甘伯伯不氣惱,也沒有責怪,我們要知道,破壞規則其實也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家長應當順應孩子的本性發展,給予孩子充分的寬容與信任。 
看完繪本,不妨問問孩子們:“如果甘伯伯帶著大家再一次游河,還會翻船嗎?為什么?”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加深對繪本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