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暑假,孩子最愛做的是什么呢?當然是自由自在地玩了! 但是,孩子做得最多的是什么?卻是無休止地往返各個輔導班。 暑假,孩子收獲了什么呢?也許是知識,但也許是不開心。 繪本《魔法的夏天》讓我們見識了一種魔力!有關自然、自由、成長、童年。
一、把孩子還給自然 美國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間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癥”,具體是指兒童與大自然關系斷裂的問題。這一現象出現在與自然隔離的現代都市,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釋為什么這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長似乎比以往還要艱難。 在城市中,孩子最常見的休閑活動不外乎是看電視、玩游戲,他們與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少,他們越來越難以看到林間樹影、無名小花;越來越難以聽到溪流的叮叮咚咚、鳥兒的嘰嘰喳喳。

徑一和由一就是城市孩子的典型代表,被包裹在現代鋼筋水泥的叢林之中,遠離自然并非他們所愿,但是無法逃離都市卻是現實。不過比一般孩子幸運的是,這個暑假,他們來到了媽媽的鄉下老家。真正充滿魔力充滿趣味的暑假在此刻才真正開啟!夏天的魔法也在這里悄悄誕生。

在繪本的一開始,白皙的兄弟倆和黝黑的鄉下小朋友形成鮮明的對比。膚色的深淺其實也就告訴了我們孩子與自然接觸的多與少。在城市里,在炎熱的酷夏里,哪有孩子不待在空調里乘涼扇風呢?但是在鄉下,哪一個小孩子不是縱情山野,暢享自然,沐浴陽光呢?

兄弟倆跟著小伙伴們一起盡情地在山野之間穿梭,捉蟲、爬樹、淋雨……隨著舅舅投身大海,潛水、釣魚。與此同時,他們倆膚色不斷加深,他們的精力更加充沛,勁頭兒更是十足!白天的瘋玩瘋鬧,也讓兄弟倆吃得更多,睡得更香,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就此形成。這就讓我們看到了自然對孩子的重要性,甚至是自然對于生活的重要性。遵從孩子的天性,將孩子還給自然,自然也會還給你一個更健康、更積極、更樂觀的孩子。
二、對童年的回憶 這個夏天,真的發生了什么驚天動地的事兒嗎?仔細看完繪本,其實是沒有的,但是我們能看到兄弟倆真真實實的改變,看到他們由外而內的舒暢與自由,看到了鄉下的真實假期,也看到了很多人的童年。


烈日當空,大汗淋漓地奔跑在鄉間小道上;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爬樹;在滑溜的山間小溪中捕捉蜻蜓;暢快地淋雨;胡亂地踩泥;吃得越來越香、睡得越來越好;吐得遠遠的西瓜籽;連續中獎的冰棍……這些都是最能體現孩子年齡和心理特征的細節,也是童年時期的精彩回憶,一幅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一處處樸素真實的細節,充滿體現了孩子酣暢淋漓且輕松自在的快樂感受。這個暑期,不僅是兄弟倆的魔法夏日,也在不由自主之間引發了我們對于童年的回憶和依戀。 我們不斷從童年和自然中汲取力量,用美好的童年撫慰一生,用親切的自然滋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