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清晨,主人匆匆忙忙地讓我上車,難道要去郊游嗎?可這個地方好陌生啊,我的心惴惴不安。忽然,主人抱起了我,用力地扔出了窗外! 這樣的場景,曾真實的發生在千千萬萬只動物身上,甚至發生在不計其數的孩子身上。 無字繪本《流浪狗之歌》就毫無保留地呈現了這樣的事實:在偏僻的公路上,一輛疾馳的車子里,一只狗被無情地拋棄,隨后它開啟了追逐、等待、流浪之旅。
繪本是“圖×文”的藝術,圖和文相輔相成,二者同樣重要,而在無字繪本中,圖更是繪本的命脈!读骼斯分琛窙]有一個字,甚至沒有色彩,但有力的線條,精湛的構圖,深深的打動了無數讀者,僅僅通過圖畫就講述了一個顛沛流離的故事。在這短短幾十頁當中,無論是情節的連貫性還是情緒的表達都十分緊湊,更像是一個連續的視覺影像,貫穿起了始終。在這一幅幅靜態的畫面中,我們好像看到了流動的場景,就像在看一場無聲電影。
一、時間的表達 無論是在電影還是繪本的表述中,都會通過畫面給讀者提供一定的時間概念。在《流浪狗之歌》中,我們判斷時間最好方式就是狗的影子變化。一天中,早上影子較長,然后越來越短,正午時最短,而這之后逐漸變長。  
 
早上,被主人無情拋棄,它奮力追趕汽車,疾馳的身影像風一般,轉瞬即逝,連影子都看不清楚;追逐無果之后,只能遙望著長長的沒有盡頭的公路,可惜離開的人太過決絕,不可能再回頭;它在公路上不斷掙扎,尋找,渴望,最終明白自己真的無所依靠了,陪伴它的只有身下那個同樣迷茫的影子;穿過公路,越過荒野,走過城鎮,經歷迷茫、痛苦,開始認清現實,經過一天的掙扎之后,傍晚時分,它拖著長長的疲憊的影子流連在荒涼的小巷里,也不知究竟能去哪兒。 一張張畫面中所呈現出來的時間概念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整體把握故事的情節線,從而讓故事的表述更為清晰明了。 二、景別的變化 景別是形成畫面節奏變化的方式之一,它的大小、遠近實際上是對故事情節的絕佳把控,因而具有極強的敘事功能。放大細節的畫面是特寫鏡頭,能直接將我們帶到情感最深沉的地方,從而將故事推入高潮;普通的畫面更像電影鏡頭中的近景、中景,能讓我們更具體的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變化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而那些凸顯整體環境的構圖猶如電影鏡頭中的遠景,能讓讀者更好的體會到環境所帶來的氛圍和感受; 
在這張特寫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它在經歷了痛苦的掙扎與毫無希望的等待之后,只能回過頭來望著這個陌生卻從此改變了自己命運的地方,那耷拉的雙耳,空洞的雙眼,垂下的尾巴,種種都在表示它已經沒有退路了。這幅畫面將它的苦難赤裸裸的展現在我們眼前,無論是它的情感還是我們的情感,在雙方四目相對這一刻,已達到了頂峰。  
于是,它漫無目的地往前,再往前。在這張中景圖中,我們似乎能看到個人影?它看到這個人影,是想往前試圖尋找新的主人?還是轉身獨自流浪?情節的轉折點就在這里出現,已經經歷了被拋棄的命運,它不敢再輕易地將自己的命運托付給人類,于是選擇獨自遠行。 
無邊的晚霞,漫天的云朵,它佇立在此,回過頭來,剛剛的人影早已經看不見了,他們始終會走,會離開,陪著它的始終只有身下這團黑影,孤獨和寂寞就像呼嘯的風一般,向它席卷而來。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痹谶@廣闊無邊的天地之中,孤獨被放大到最極致的地步,它踽踽獨行,孤苦伶仃地行走在這無邊的路上。天地很大,道路很寬廣,可是小小的它如同一葉扁舟,行走在這充滿危險的人間,一步一個腳印,直到路的盡頭。  
盡管被拋棄,可它自始至終所渴求的還是溫暖的愛,當它與同樣落單的孩子相遇,它好像聞到了相似的味道——孤獨,于是它再次捧出了自己的一顆心。 在前方,等待它的究竟是一場新的“拋棄之旅”,還是兩個孤獨靈魂的相互救贖呢? 多么希望生活沒有顛沛流離,如果注定漂泊,那就希望在漂泊之后,我們都能找到生命的歸屬。
|